符拉迪沃斯托克(上):曾是中国的东北渔村,会是远东新香港么?

时间:2025-04-05 07:47:20来源:新闻头条网 作者:碧海

俄罗斯的贸易名城,曾是中国的东北渔村,未来,它会是远东新香港吗?符拉迪沃斯托克, 这座城市你或许很陌生, 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海参崴, 一定在你的记忆深处。这两个名字中间, 是我们不愿回首却难以忘却的一段历史。 这种从陌生到熟悉的距离, 是中华民族一段崎岖蜿蜒的道路。海参崴, 自唐朝时期就是华夏大地的一方领土。 1860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 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 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沙俄。 这是曾经软弱无力的中国, 无奈的退让与舍弃。2022年,东方经济论坛会议上, 中国金融学者建议俄罗斯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打造成类似香港的贸易商业中心。 这是今天强大兴盛的中国, 顾全大局的谋划与姿态。历史已经远去, 当下任重路远。 纵然海参崴不再重来, 我们心中也有着太多的意难平。 但还是可以翻阅它的故事, 欣赏它的美丽。 本期,我们不念过往,也不问将来, 与过去握手言和, 去探访一下这位遥居远东的故城, 海参崴。军事要塞,历史痕迹海参崴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北部, 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最大港口城市。 它地处要塞, 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总部和第23空军司令部所在地。太平洋的风, 吹拂着它331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伯利亚的雪, 装点着它寒冷的冬天。 连绵的山丘, 起伏着它命运的波澜。清朝以前, 它是我国东北海产丰盛的小渔村, 海参崴之名便由此而得。 1860年之后, 它成为沙俄统治东方的军事港, 符拉迪斯托克这个名字张显着俄罗斯的军事野心。这座宁静古朴的小城,有着优质的天然良港,也深藏着很多战争遗迹。 在清幽的气质里带着一种硬核的刚毅。景点1:C-56功勋舰艇C-56号这艘停泊在红旗舰队纪念广场上的退役潜艇, 便是俄罗斯海军的C-56号功勋舰艇。 它在二战期间共击沉10艘敌艇, 曾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 它旁边的纪念碑上, 记载着从1941至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 那一缕弥漫在海上的战火硝烟, 和C-56号潜艇的功勋历史。 这些按原样陈列的潜望镜, 操控台和鱼雷, 以及各种军用物件, 静静无声地还原着那一幅幅炮火连天的画面。景点2: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从广场眺望前方的海港, 便可望见太平洋舰队的现役军舰。 它们像列队的战士, 静候着右侧司令部的号令。 从所向披靡的舰艇来到这里,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前,立刻又被陆军战士的风采所折服。 这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 于1961年为纪念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修建。纪念碑顶部是一个意气风发的红军战士右手拿着飘扬的旗帜, 左手拿着战斗的号角, 坚毅的脸庞直视着金角湾。游击战士在他的两侧, 分别有两组低矮的雕像组合。 左边的雕像刻画了1922年, 从日本人手中解放了海参崴的游击战士。波罗的海水兵右边的雕像塑造的是波罗的海水兵, 革命战士以及手握步枪的工人形象。三座雕像矗立在市中心的胜利广场, 成群的和平鸽绕着雕塑盘旋在广场四周, 仿佛战火中走来的战士, 期盼着世界的和平。景点3:海参崴火车站海参崴火车站这个淡黄色的建筑,就是世界上唯一和海运码头直接相连的陆港火车站。它的外观古朴典雅, 冰刀状的屋顶, 三联拱门式的入口, 大厅棚顶精美的油画, 无不显示出俄罗斯建筑的艺术之美。这座建于1912年的火车站, 承载着海参崴的近代历史, 从岁月深处奔驶而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